今年一款名叫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統就像平地起春雷,突然火爆網絡。而MBA教育培養(yǎng)的都是未來的商界精英,關于人工智能和人工的討論是不可避免會觸碰到的領域。
ChatGPT是美國OpenAI(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發(fā)的聊天機器人程序,于2022年11月30日發(fā)布后迅速火遍全球,在2023年1月,其用戶數量便超過了1億。
ChatGPT的問世正在人工智能領域引發(fā)新一輪科技競賽——2月7日,谷歌發(fā)布下一代對話AI系統Bard,百度也官宣正在研發(fā)的類AI“文心一言";2月8日,微軟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必應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宣布要實現“重塑搜索”;之后,華為、阿里巴巴、京東、字節(jié)跳動、商湯科技、百川智能等企業(yè)均表示正在推出或計劃研發(fā)類似產品。
不過,當AI熱潮席卷全球時,也并非人人都為此叫好。以埃隆·馬斯克為代表的一份超過1000名科技領袖和研究人員聯名的公開信,呼吁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ChatGPT的下一代產品)更強大的AI系統至少6個月。
信中寫道,“廣泛的研究表明,具有與人類競爭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3月的最后一天,意大利出手禁止使用ChatGPT。一周之內,德國、法國、愛爾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也相繼表達了考慮暫時禁用ChatGPT的可能性。
為什么ChatGPT會成為商學院面試的“寵兒”呢?其實道理很簡單:
1 商學院的面試,本來就網羅全球熱點。對于全球級別的熱點事件,是否產生關注并及時思考,體現的是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與胸懷格局。
2 GPT類(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預訓練語言模型)的AI,可用于生成文章、代碼、機器翻譯、問答等各類內容,和我們日常的工作與未來學業(yè),理論上存在很多“交集”。能否意識到AI帶來的機遇與威脅,以及是否能夠合理的運用AI來協助我們自身,體現的是我們的發(fā)展規(guī)劃能力。
3 AI的應用火爆,并不只在科技行業(yè)范疇內。金融資本、政府運作、教育、醫(yī)療等多個行業(yè)都被全面波及。我們自身所從事的宏觀行業(yè)會和AI產生怎樣的交集,未來可能發(fā)生哪些巨大變化,我們如何預測這種變化,體現的是我們的行業(yè)預見性分析與戰(zhàn)略規(guī)劃能力。
綜上所述,ChatGPT幾乎能把商學院喜歡考察的事兒包含了個遍,面試官有啥理由不用它出題呢?
那么,哪些問題可能出現在商學院的面試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結合今年的面試情況,我們列出三個被高頻提問過的問題及答題思路,幫助大家更好的應對這類題目。
【作答思路】:
這類問題,建議大家從三個方向來思考。
第一,我們目前的工作,是否具備規(guī)律性強、邏輯重復度高、文字輸出或者數據運算量大的特點?這類內容大概率就可能被AI替代;
第二,我們目前的工作中,哪些需要“人”來做主導?我們的溝通交流、語言表達、情感聯系、經驗匹配等,是否在這些工作中占據主導地位?這類內容需要人類發(fā)揮更多的主觀能動性,確實不大容易被現階段的AI替代;
第三,我們所在的企業(yè),是否具備喜歡快速擁抱變化,迎接新事物的風格?當企業(yè)核心決策者發(fā)現AI能帶來大量人力成本的節(jié)約時,是否會立刻想用AI來代替從事這部分的員工?如果答案為“是”,那么工作環(huán)境帶來的被替換可能性同樣需要我們考慮進去。
【作答思路】:
我們來看看明白ChatGPT能帶來的風險有哪些。
首先,人工智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程序,需要大量的學習樣本與學習訓練過程。所以,我們也經常能看到ChatGPT“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給出存在事實性錯誤、知識盲區(qū)和常識偏差的答復。此外,訓練數據來源合規(guī)性、數據使用的偏見性、生成虛假信息、版權爭議等都會增加這類風險。
其次,在學術研究或知識著作領域,AI是否可以成為“作者”(比如我國法律就要求作者必須是自然人),以及大量使用AI來替代我們自身的資料查詢、寫作分析、邏輯規(guī)劃后產出的研究結果是否能被確認有效,目前全球各國都尚未有明確定論。
此外,OpenAI的使用條款中,規(guī)定了OpenAI對任何用戶輸入和輸出內容擁有廣泛使用權以改善ChatGPT。所以,當我們輸入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的各種信息,尤其是未匿名的信息時,有侵害他人個人信息權益的風險。
最后,近期發(fā)生的“三星公司商業(yè)機密被泄露“等商業(yè)泄密事件也充分表明,ChatGPT因為其開放性,在被某些商業(yè)公司的用戶使用時,會不知不覺記錄下他們在工作領域所提交或查詢的內容,并極有可能在其他人詢問這些內容時作為”答案“而公開。
綜上所述,當我們回答這類問題時,除了站在我們日常工作學習的視角來判斷外,也要明白作為一個科技類產品,AI類應用存在的風險是什么,將兩者結合起來分析思考。
在ChatGPT發(fā)布后,我國的科技企業(yè)紛紛“跟上”。
百度、華為、阿里、字節(jié)、360等企業(yè)紛紛公布自身的AI產品并宣布已經或即將投入全方位運營;王長虎(字節(jié)跳動前視覺技術負責人)、賈揚清(阿里前技術副總裁)、李開復、王小川、周伯文(前京東AI掌門人)等業(yè)內知名人士也紛紛宣布成立自己的AI公司或團隊,進入基于大模型的各大垂直應用領域。換句話說,大佬們“卷”起了AI,必將在行業(yè)內掀起極高的競爭,極快加速“優(yōu)勝劣汰”的發(fā)生。再配合中國企業(yè)慣有的高效率、高素質、高競爭力狀態(tài)加持,個人認為在這一領域,我國必然能進入全球領先的水平。
此外,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表明“我們的文心一言離ChatGPT只差一兩個月的水平“;百川智能創(chuàng)始人王小川雖然并不認同這一觀點,但也提出”三年左右時間可以追上GPT-4或者GPT-5“的看法。類似的發(fā)言,近期媒體刊載的不少,有些言論可能略顯夸張,但大部分科技企業(yè)都認為中國并沒有掉隊也是事實。
在中國式現代化思潮的引領下,我國有廣闊的產業(yè)布局,又有大量的應用生態(tài)與需求,這一大環(huán)境維度同樣是我們作答該問題時候要考慮的思想維度。
當然,在面試現場,面試官更可能根據我們的行業(yè)背景、工作領域、個人職位等問題出更多細節(jié)性與高結合度的問題,因此,面對這類題型,我們既需要充分了解ChatGPT是個啥,還需要親自用一用,充分結合自己的使用感受來分析人工智能產品未來對我們可能產生的影響。
好啦,本次的面試熱點解析就先寫到這里。接下來,泰祺面試項目部會在今年以視頻、推文、直播相結合的方式,為大家?guī)砀嗟拿嬖嚲方馕鲟?!敬請期待?/span>